最新文章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最新文章 > 柴静雾霾调查:穹顶之下 同呼吸共命运

最新文章

Latest Articles
密码保护:EXCEL授权
2024/04/17 浏览次数:66 评论:0
2023/11/29 浏览次数:233 评论:0
2023/08/11 浏览次数:208 评论:0
2023/05/28 浏览次数:178 评论:0
2023/05/28 浏览次数:222 评论:0
【假设检验秒懂指南】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
1
2023/08/11 浏览次数:208 评论:0

样本推断总体,永远无法100%正确。 由于抽样误差等因素,在零假设为真时,样本检验量也有5%(α= 0.05...

2
2023/05/28 浏览次数:178 评论:0

曲霉菌病是感染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,可累及皮肤、黏膜、眼、鼻、支气管、肺、胃肠道、神经系统、骨...

3
2023/05/28 浏览次数:222 评论:0

曲霉菌感染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,包括3种主要形式,即:侵袭性曲霉菌病(invasive aspergillosis,IA)、...

4
2023/05/01 浏览次数:191 评论:0

这是一篇受密码保护的文章,您需要提供访问密码: 密码:

5
2023/05/01 浏览次数:207 评论:0

这是一篇受密码保护的文章,您需要提供访问密码: 密码:

6
2023/04/30 浏览次数:137 评论:0

这是一篇受密码保护的文章,您需要提供访问密码: 密码:

7
2023/04/30 浏览次数:174 评论:0

这是一篇受密码保护的文章,您需要提供访问密码: 密码:

8
2022/09/21 浏览次数:237 评论:0

在治疗/检测乙肝病毒的过程中,很多患者在看到结果的时候会有这样的疑问,为什么HBV DNA有时候的单位是...

9
2022/08/09 浏览次数:171 评论:0

这是一篇受密码保护的文章,您需要提供访问密码: 密码:

10
2022/08/09 浏览次数:198 评论:0

这是一篇受密码保护的文章,您需要提供访问密码: 密码:

IDSA:2016年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
1
2023/05/28 浏览次数:178 评论:0

曲霉菌病是感染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,可累及皮肤、黏膜、眼、鼻、支气管、肺、胃肠道、神经系统、骨...

2
2023/05/28 浏览次数:222 评论:0

曲霉菌感染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,包括3种主要形式,即:侵袭性曲霉菌病(invasive aspergillosis,IA)、...

3
2022/05/08 浏览次数:300 评论:1

头孢类是一大类抗菌药物,常用药物超过30种,按照发明年代的先后顺序,以及抗菌谱作用特点的不同,可...

4
2017/05/02 浏览次数:658 评论:0

Geotrichum candidum (yeast/fungus) Ecology: Ubiquitous worldwide distribution. Has...

5
2017/04/08 浏览次数:604 评论:0

Article (PDF Available) in 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54(4):315-7 · May 2006 ...

6
2017/02/25 浏览次数:746 评论:0

整理:杜凤霞(内蒙古包钢医院) 审稿:王玉兰/刘玉岭 这几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是不是耳熟能详?---1...

7
2017/02/25 浏览次数:660 评论:0

Question: Which treatment options for vaginal yeast infections are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preg...

8
2017/01/21 浏览次数:560 评论:0

9
2017/01/21 浏览次数:1048 评论:0

10
2017/01/21 浏览次数:915 评论:0

专性需氧,在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生长良好,先将菌落放在盐水调0.5麦氏浊度的菌液再接种再Blood ...

IDSA:2016年新版曲霉菌病诊治指南
1
2023/05/28 浏览次数:178 评论:0

曲霉菌病是感染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,可累及皮肤、黏膜、眼、鼻、支气管、肺、胃肠道、神经系统、骨...

2
2023/05/28 浏览次数:222 评论:0

曲霉菌感染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,包括3种主要形式,即:侵袭性曲霉菌病(invasive aspergillosis,IA)、...

3
2017/05/02 浏览次数:658 评论:0

Geotrichum candidum (yeast/fungus) Ecology: Ubiquitous worldwide distribution. Has...

4
2017/02/25 浏览次数:660 评论:0

Question: Which treatment options for vaginal yeast infections are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preg...

5
2017/01/21 浏览次数:1048 评论:0

6
2017/01/11 浏览次数:1033 评论:0

真菌孢子是怎么产生的?笔者整理了资料,想就真菌孢子发生来一期科普。 先强调一点,本期所讲的孢子...

7
2016/12/22 浏览次数:911 评论:0

帚霉属以前是归在青霉属里的(Scopulariopsis species previously belong to pencillium species.) ...

8
2016/12/21 浏览次数:1060 评论:0

温度双相性真菌(产红色色素),主要存在于免疫力收损的病人,多见于此类病人的血培养标本...

9
2016/12/21 浏览次数:1960 评论:0

命名由来:耶氏肺孢子菌(Pneumocystis jiroveci)其实就是以前的卡氏肺孢子菌肺炎(Pneumocystis carini...

10
2015/07/18 浏览次数:873 评论:0

致病:侵犯皮肤、指甲、毛发,引起手足癣、体股癣、脓癣,毛发感染时呈发外型,局部...

柴静雾霾调查:穹顶之下 同呼吸共命运

xujing-qingdingzhixia

↑↑↑柴静雾霾调查:穹顶之下 同呼吸共命运↑↑↑

xujing--qingdingzhixia

1、柴静雾霾调查(一):没见过白云星星的童年

2、柴静雾霾调查(二):每个人终身暴露在实验舱

3、柴静雾霾调查(三):大气复合反应污染叠加

4、柴静雾霾调查(四):我们的煤怎么了

5、柴静雾霾调查(五):柴油车环保设施“全面”造价

6、柴静雾霾调查(六):环保部去哪了

7、柴静雾霾调查(七):探访伦敦洛杉矶治理经验

8、柴静雾霾调查(八):我们怎么办

9、柴静雾霾调查:穹顶之下 同呼吸共命运【1-9集整合在一起】

腾讯娱乐综合报道(文/姜宇佳)柴静从央视离职后的去向一度被关注和热议。2月28日,柴静央视辞职后首亮相,她的新作——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《柴静雾霾调查:穹顶之下》首发,柴静也现身接受媒体专访。她透露,促使她展开调查的原因是,没出世的女儿便患有肿瘤,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,做为一位母亲,她自费百万拍雾霾纪录片。

柴静央视辞职后首亮相,《穹顶之下》全片103分钟,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,并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。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,被认为“是非机构、非记者所做的信源最权威、信息最立体、视野最开阔、手段最丰富、最有行动感的雾霾调查”。在此前的交流现场,柴静综合运用当众演讲、现场演示、视频展示和网络传播这四大手段,剖析了给中国带来严重大气污染的燃煤和燃油存在的四大问题。

为了完成这个难度不小的调查,柴静奔波于中国、美国、英国,还亲自上手和同伴一起拍摄、编辑视频,更为关键的是这次调查花的都是她自己的钱,她差不多花费百万作为国内外拍摄和后期的费用。告别央视后,选择这一题材让众人惊诧,谈及初衷,柴静说:“这不是一个计划中的作品,当时因为孩子生病,我辞职后打算用相当的一段时间陪伴她,照顾她,所以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。照顾她过程中,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”。

“这是我和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。”公开演讲中,柴静还首次爆出,她没出世的女儿患有肿瘤,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,目前已经痊愈。但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“什么是蓝天”、“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”,因而启动了雾霾调查。柴静称,自己怀孕前从不戴口罩,女儿出生后每遭遇雾霾天却连孩子笑一下都担心吸进太多PM2.5,她担心孩子生活在污染的空气中,输在起跑线上。

下面为柴静接受人民网专访

简介:柴静,著名传媒人,前央视主持人,记者。北京大学艺术硕士,曾长期制作污染治理报道如《山西:断臂治污》《事故的背后》《尘肺病人维权调查》等,获选2007“绿色中国年度人物”,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。2014年初从央视辞职,2015年初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《穹顶之下》。

人民网记者:你告别央视之后,为什么选了雾霾这么一个题材?

柴静:这不是一个计划中的作品,当时因为孩子生病,我辞职后打算用相当的一段时间陪伴她,照顾她,所以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。照顾她过程中,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,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,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关心,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:雾霾是什么?从哪儿来?该怎么办?所以就做了这个调查。

人民网记者:你怎么想到公之于众的?

柴静:一开始没有想要公开,只是自己找资料,找专家问,想解开一些迷惑。我调取了十年来华北上空的卫星图片,可以看到空气污染早已存在。我就在北京生活,怎么没意识到?我找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小组组长唐孝炎院士,她提供给我2004某个月的PM2.5数据曲线,相当于今天的严重污染,首都机场也关闭了,只是当天新闻报道是雾。可见当时整个社会对空气污染缺乏认识。

我深感作为传媒人的一员,也有责任,因为当时我在北京,但我浑然不觉。我做过不少污染报道,总觉得好象看到烟筒,看到厂矿才会有污染,所以生活在一个大城市里就无知无觉。

人都是从无知到有知,但既然认识到了,又是一个传媒人,就有责任向大家说清楚。不耸动,也不回避,就是尽量说明白。因为如果大家低估了治理的艰巨和复杂,容易急,产生无望的情绪。如果太轻慢,不当回事,听之任之,更不行。所以尽可能公开地去说明白,也许可以有很多人象我一样有改变,为治理大气污染做一点事。

人民网记者:这一年你都去了哪里?

柴静:我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,去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,调查了背后的执法困境。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发改委能源所、工信部产业司、环保部等职能机构,也去了伦敦、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,想找到一些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。

人民网记者:发现了什么?

柴静:我想回答三个问题:雾霾是什么?它从哪儿来?我们怎么办?

以PM2.5之微小,人眼无法看到,这是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。所以这次我携带仪器,做雾霾健康测试,作为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,分析呼吸成份,拍摄肺部深处碳素沉淀的后果,想向大家解释“雾霾是什么”,性质、危害、构成。

通过科学家向我展示的源解析结果,可以回答“雾霾从哪儿来”。我国的空气污染60%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,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。中国煤炭消费量在2013年就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用煤量的总和。车的增速也是历史罕见。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,中国不得不同时面对数量和质量要求这两大挑战。通过调研,我发现我国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“消耗量大”、“相对低质”、“前端缺少清洁”、“末端排放缺乏控制”四大问题。我也尝试揭示这几大问题背后的管理与执法困境。

“我们怎么办”是有路可寻的。从英美的治理经验可以看到,发生过“大烟雾事件”的伦敦当时的污染比当下中国更严重,但在治理污染的前20年,污染物下降了80%。发生过严重“光化学烟雾”事件的洛杉矶,车辆比上世纪七十年代增加了3倍,但排放低了75%。就象解振华主任所说,人类的教训和经验放在那里,证明污染可以解决,而且不必那么久,中国已经承诺2030年左右碳排放到峰值,碳排放与雾霾同源,有协同减排效应,这个峰值的倒逼,意味着未来只能向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经济的方向去,不走唯GDP道路,整个国家的治理体系、能源战略、产业结构都会随之改变,会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,未来的创造者是抓住先机的人。

人民网记者:你以前也做过很多污染报道,并且被评为环保部2007年度“绿色中国年度人物”,这次与你以往报道有何不同?

柴静:这些年我做过的一些污染报道,但都是就事论事,停留在监督某些排污企业和地方政府GDP冲动上,我自己也停留在一种“要发展还是要环保?”的简单思维方式上。

这次拉开时空,对过去的问题再回访,再思考这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产业现状,看到它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,我感觉环保与经济发展并无冲突。大气污染并不是改革开放带来的,恰恰需要更充分的市场化改革才能解决这一问题。环保不是负担,而是创新的来源,可以促进竞争,产生就业,拉动经济。国际治理污染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。第一,政府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,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。第二,政府不可或缺,必须通过制订政策,严格执法,来保证市场竞争的公正公平,优胜劣汰。这两点都与我国当前改革的方向一致。

人民网记者:那你觉得普通人应该怎么做?

柴静:我自己并不想鼓动号召他人必须做什么、应该怎么做,那有一种强迫性。小时候有一次,我把肥皂水倒在了树根上,我奶奶没说什么,只是拿小铲子把肥皂水铲起来,埋在了别处—人去做什么,是因为心底有爱惜。

我自己曾经对雾霾无知无觉,现在我对空气有我的爱惜,所以我去找适合我的方式,比如尽量不开车,比如参与公众参与立法研讨会,与扬尘的工地交涉,打环保举报电话12369,要求餐馆安装上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,要求加油站维修油气回收装置。我把这些也呈现出来,这些只是能做的一小部分事情。我相信,别人心底有自己的爱惜,有适合自己的实践。

人民网记者:是什么让你觉得大气污染治理有希望?

柴静:这一年我都是以个人身份去拜访他人,包括职能部门。没人拒绝提问,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,直面问题。我觉得他们都希望能公开地讨论问题,因为问题呈现就是解决的希望,而且认识的深度决定解决问题的速度。

一年中我建立了十几个微信群,是与体制内外专家共建的,这么长的时间里,他们毫无回报地提供支持,其中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处的处长李昆生给我印象很深。我跟朋友说过,这个人让我很惭愧,有时候我都觉得某件事做不下去,不太可能,他还在继续发表文章,不断往前推进。深夜有时会收到他的两三篇文章,文中的急切之情和为公之心对我是一个感染。即使他批评的人也很尊重他,因为这个人出自诚意。

去拜访石化行业的有关专家时,我说问题如果您觉得尖锐,请不要介意。他说没关系,你问的都是媒体和大众关心的,应该向大家公开,他也很坦诚。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在环保与经济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,能公开讨论是前提,在这次我深切感受到了这点。

中国有很多人希望把这件事改善,在为此努力。简单地说,每个人都希望空气清新。什么是社会共识?再没有比这个更强烈的社会共识了。这是我的信心。

人民网记者:除了这次演讲,你还做了什么?

柴静:当前《大气防治法》正在修订,我将采访的资料和稿件都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,希望能为法律修订带来一点参照。他们逐字看完,附上建议,返还给我,并打电话表示感谢,说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。

我将稿件也发给了正在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,得到的反馈也让我很意外。他们提出的唯一意见是,如果篇幅不限,可以谈得更多。

我想立法者和政策制订者的态度是因为,改革在中国适逢其时,需要让大众更多地知情参与,更多地讨论,形成共识。公众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核心力量之一,没人比普通人更清楚自己身边的污染源,也没人比我们更爱护自己的家园。

人民网记者:一个母亲这个身份切入,我是觉得特别亲切,但是你有顾虑吗?

柴静:我有一个很大的顾虑,就是说我有没有权力说到她?因为那是她的生命和她的生活,我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她将来可能会承受什么,这种压力最大。后来我先生说,你还是说吧,我最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,尤其她生病后,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。他说,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。 他说,如果你回避了她生病,这种态度里面其实隐含着一个问题,就是说好像生病本身是不好的,或者是羞耻的。不用太顾虑和紧张,要相信这个社会的基本善意。这句话对我有说服力。

人民网记者:我不仅是理解,而且能够强烈地带着情感感受到。

柴静: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,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,到此为止,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。但确实有了她之后,你跟未来世界有了关联,有了责任。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情感的驱动,我确实很难去用这么长时间做完这件事。

人民网记者:遇到最大困难是什么?

柴静:应该是自己认识的局限吧。大气污染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。我刚做的时候,有人说这个问题跨领域太多,不容易弄清楚。我深深感觉到了这点,担心如果说得不准确,对现实会有妨害,找了很多专家审校,但也无法保证精准,只能尽力而为。错了的地方,修正就好。不足的地方,会有更多人做得更好。

人民网记者:这次的拍摄费用大概多少?是谁投资的?

柴静:差不多一百万吧,因为有国内外的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费用。钱是我自己投的,国内一些基金会联系过我,愿意资助,但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自己会做成什么样子,又要照顾孩子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完,就没接受,非常感谢他们。我两年前出过书,用稿费负担的。

人民网记者:你是成立了个人公司制作节目吗?

柴静:没有,这次只是个人调研,播出也是公益的。跟我一起做这件事情的,是我的几位朋友,老范、番茄、蚂蚁、三三、席大、晨超、五号、子雄、家贤、念念、小米,十人左右,甘苦与共。没有他们,就不会有这件事,我非常幸运。如果将来有机会,希望仍能与他们一起,为转型中的社会做一点纪录和分析的工作。

 

姓 名:
邮箱
留 言:

147200504@qq.com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